[UTIPE]修課讀書寫作業
標題大概就是我這兩三週以來花最多時間心力在做的事情了(當然要扣除掉耍廢、不知道在做什麼的時間啦~~),主要也是課業成績等相關的事情縈繞心頭,而且這至少會再持續一學期、甚至到一年的時間吧!就如同大部分的經濟學位一樣,都是先在第一年先上主要的重課,之後才作研究。有一些嚴謹的訓練也是重要的吧......
先簡單介紹一下東大的學期制度,有一些還蠻特別的部分。原則上都是兩個學期,四月到七月、九(十)月到一(二)月,但在每一個學期裡面又分兩個小學期,所以總共有S1、S2、A1、A2四個小學期[註1]。大多數的課程都是開一整個大學期,有可能會在小學期中換老師;但也有一些課程是只開在小學期而已,這樣的課程進度就會很趕。好像還有冬季學期(W),但我還不太懂那是做什麼的,跟中職的冬季聯盟類似嗎?
每天有五節課,每一節課是105分鐘,學校沒有鐘聲,但教室裡都掛了兩個以上的時鐘(一個給老師、另一個給學生看),雖然時鐘大概都快3~5分鐘,老師們都會非常準確地按照真正的時間上課下課(至少我目前遇到的啦~)。如果一門課在一學期每週上一節課,就會是兩個學分,我遇到的課程都是以兩個學分為單位,沒看過奇數學分的,所以如果只開在小學期的課程的話,每週就會有兩節課,以湊足兩學分的上課時數。
有幾件我覺得很神奇的事情:
我這學期修了四門課,三個主科:個體、總體、計量[註3],和一門學術寫作和口頭發表的課,雖然都是英文授課,但有些日籍老師的英文實在不太好懂......
個體的老師是DANIEL MARSZALEC,波蘭人,在牛津大學拿博士,這學期教賽局理論,同時也是學術寫作課的老師。他的英文超級好,聽起來很享受,而且他是唯一會在105分的長時間中間下課5分鐘休息的老師;為了要鼓勵大家問問題,他在上課時間開了即時的google表單,讓大家用表單發問,他也會馬上回答。不過賽局真的好困難啊~~
總體的老師是青木浩介,雖然他的英文沒那麼標準,但上課的感覺相當誠懇,也常常會露出可愛的笑容(我覺得有點萌XD)。現在在上RBC模型,可能因為大學時被老毛操過,現在就比較能懂一點直觀意義。
計量現在的老師是下津克己。有人說他不只克己、也剋人,我覺得相當有道理...他講的英文不太容易聽懂、上課一直抄板書、不把lecture note放到網路上、也不太管台下有沒有聽懂、作業很難還沒有解答、我們用Green 的課本、在Amazon上的評價也很差...總之,這是最崩潰的一門課了QQ
我另外還有去旁聽一門個體實證的課,老師是Drew Griffen,就是讀paper做報告的課,之後應該會修。
總而言之,生活上大概適應了,就得要把大部分的時間心力放在學習上。有時也會很擔心、習慣性焦慮(怕表現不好?),但也只能盡力而為,每個人都是這樣子的~~
[註1] S for spring, A for Autumn
[註2] 原本新生介紹講解時說只有 A B C F 四種等第成績(F for Fail),但後來又有人(同學、學長姐)說去考最後一個考試週的話可以得到A+,有點像是隱藏版的感覺...
[註3]大陸人稱三高;高等微觀、高等宏觀、高等計量
先簡單介紹一下東大的學期制度,有一些還蠻特別的部分。原則上都是兩個學期,四月到七月、九(十)月到一(二)月,但在每一個學期裡面又分兩個小學期,所以總共有S1、S2、A1、A2四個小學期[註1]。大多數的課程都是開一整個大學期,有可能會在小學期中換老師;但也有一些課程是只開在小學期而已,這樣的課程進度就會很趕。好像還有冬季學期(W),但我還不太懂那是做什麼的
每天有五節課,每一節課是105分鐘,學校沒有鐘聲,但教室裡都掛了兩個以上的時鐘(一個給老師、另一個給學生看),雖然時鐘大概都快3~5分鐘,老師們都會非常準確地按照真正的時間上課下課(至少我目前遇到的啦~)。如果一門課在一學期每週上一節課,就會是兩個學分,我遇到的課程都是以兩個學分為單位,沒看過奇數學分的,所以如果只開在小學期的課程的話,每週就會有兩節課,以湊足兩學分的上課時數。
有幾件我覺得很神奇的事情:
- 經濟系的課程都沒有選課人數上限(連學術寫作課都有20多人,教授還很開心),不確定其他系或大學部的狀況如何。
- 沒有停修制度,你只要不去考期末考,系統就自動當作你沒選這門課,不會有任何失敗(?)紀錄顯示在成績單上。但如果去考了期末考,反而有可能會造成被當掉的紀錄。
- 一個學期中會有三個考試週,兩個小學期結束後各有一個,然後最後再一個有點像是補考週的特別考試週。就我目前的理解是:如果在期中考和期末考得很差,可以利用最後一個特別考試週彌補讓你不會被當掉;如果期中期末都考得很好,那可以不必去考最後一週的考試,不過最高就只能得A,得要去考最後一週的考試才有機會得到A+ [註2]。但也有些課是把期末考直接放在最後的特別考試週。
- 助教時間沒有列在課表上,但有些課程會有助教課,有些老師會直接決定、在第一堂課宣布,也有老師是讓修課的人表決、選助教時間。
我這學期修了四門課,三個主科:個體、總體、計量[註3],和一門學術寫作和口頭發表的課,雖然都是英文授課,但有些日籍老師的英文實在不太好懂......
個體的老師是DANIEL MARSZALEC,波蘭人,在牛津大學拿博士,這學期教賽局理論,同時也是學術寫作課的老師。他的英文超級好,聽起來很享受,而且他是唯一會在105分的長時間中間下課5分鐘休息的老師;為了要鼓勵大家問問題,他在上課時間開了即時的google表單,讓大家用表單發問,他也會馬上回答。不過賽局真的好困難啊~~
總體的老師是青木浩介,雖然他的英文沒那麼標準,但上課的感覺相當誠懇,也常常會露出可愛的笑容(我覺得有點萌XD)。現在在上RBC模型,可能因為大學時被老毛操過,現在就比較能懂一點直觀意義。
計量現在的老師是下津克己。有人說他不只克己、也剋人,我覺得相當有道理...他講的英文不太容易聽懂、上課一直抄板書、不把lecture note放到網路上、也不太管台下有沒有聽懂、作業很難還沒有解答、我們用Green 的課本、在Amazon上的評價也很差...總之,這是最崩潰的一門課了QQ
我另外還有去旁聽一門個體實證的課,老師是Drew Griffen,就是讀paper做報告的課,之後應該會修。
總而言之,生活上大概適應了,就得要把大部分的時間心力放在學習上。有時也會很擔心、習慣性焦慮(怕表現不好?),但也只能盡力而為,每個人都是這樣子的~~
[註1] S for spring, A for Autumn
[註2] 原本新生介紹講解時說只有 A B C F 四種等第成績(F for Fail),但後來又有人(同學、學長姐)說去考最後一個考試週的話可以得到A+,有點像是隱藏版的感覺...
[註3]大陸人稱三高;高等微觀、高等宏觀、高等計量
Dear Yen Pan,
回覆刪除I am a mainland student, currently a junior in a top 30 school in U.S. I am intended to apply for UTIPE next year and your post provides considerable details regarding your study in this program. Could you provide me an email address so that we could communicate in private?
Thanks!
My email is benpanyen@gmail.com. Feel free to email m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刪除